欢迎来到职业技能证网,为您提供各类正规职业技能或专业技能证书及课程信息!
400-1818-626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9:00-20:30

【热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226号(社会管理类17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时间:2021-01-12

人社提字〔2020〕53号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助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提案收悉,经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简化补贴流程、强化督导管理问题
简化补贴流程、强化督导管理是职业技能培训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有明确要求。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坚持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简化补贴流程,优化服务以便民。建立培训补贴网上经办服务平台,实施补贴性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围绕落实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五类证书发放职业培训补贴的任务,优化培训资金管理流程,简化培训补贴申领程序,为各类劳动者享受培训补贴提供“最多跑一次”“一次办好”等便捷服务。各地进一步精简享受补贴证明材料,河北、吉林、浙江、湖北、广西、重庆、云南、西藏、新疆等10余个具备条件的省份开始对项目制培训探索实行培训服务和补贴申领告知承诺制,提高工作实效。2020年,为便于企业尽快开展线上培训,要求各地可按规定预拨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资金,保障培训课程及时供给。下一步,我部还将从加强线上培训平台建设、研究推出“电子培训券”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强化督导监管,确保依法依规科学运行。为推动政策在各地尽快贯彻落实,我部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到23个省份实地调研督导,研究交流相关问题解决对策。对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目录清单管理,要求各地及时公布培训项目目录、培训和评价机构目录,方便劳动者按需选择。依法加强资金监管,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的监管。及时出台政策举措,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9〕117号)和《关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10号)等文件。借鉴推广地方先进管理经验,转发江苏省人社厅《关于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发放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20〕54号)等文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实践中提升工作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二、关于增加培训主体、倾斜重点群体问题
(一)增加培训主体,壮大培训力量。为整合更多优质资源参与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推动强化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我部积极与多个部门协调沟通,会同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邮政局、应急部、退役军人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陆续出台多个专项培训计划文件,加大对家政服务、医疗护理、快递人员等急需紧缺职业以及高危行业从业人员、退役军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技能培训。联合教育部等部委出台《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教职成厅函〔2019〕5号),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随着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以及机构的加入,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力量不断得到强化,2019年开展政府补贴职业培训1877.1万人次。
(二)倾斜重点群体,加大对就业弱势群体的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的重点人群有企业职工,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以及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两后生”、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群体,并且兼顾其他各类劳动者。2020年,我部陆续出台《关于印发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48号)《关于印发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59号)。在培训内容方面,课程覆盖吸纳就业弱势人员较多的职业。为促进稳定就业,扶持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各级人社部门在实践中注重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培训机构作用,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培训。2019年,全国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053.6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536.8万人,占参加培训人数的50.9%;开展创业培训222.8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创业78.2万人,占参加培训人数的35.1%。面向在岗农民工开展政府补贴培训219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性、均等化,并注重为就业重点群体提供更多支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培训载体多元发展、劳动者按需选择、政府加强监管服务的体制机制。
三、关于扩大职业范围、补充社会培训力量问题
(一)按需确定培训项目目录,大力开展急需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各地人社部门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开展家政、养老服务、托幼、保安、电商、汽修、电工、妇女手工等急需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围绕促进创业,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等创业指导培训。根据市场需求,我部及时研究发布新职业,引导带动相关培训工作。2019年,我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电子竞技运营师、无人机驾驶员等13个新职业;2020年上半年,又发布人工智能训练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健康照护师、社群健康助理员等2批25个新职业。
(二)探索试点行业评价规范,逐步完善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技能鉴定评价的基本依据。2017年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公布前,颁布了 1000多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公布后,颁布了195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上升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健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近日,河北省发布15个新职业的行业评价规范,并将按该行业评价规范开展的职业培训纳入到提升行动中。我部将继续强化标准的开发制定,宣传和推介地方先进做法。
(三)加快推进企业自主评价,补充社会培训力量。2019年8月,我部印发《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90号),提出建立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由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今年4月,印发《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规程(试行)》,推动各类企业全面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要求,鼓励支持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指导首批通过备案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为加快下一步工作进度,我部指导各地面向社会持续公开征集遴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
今年是提升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部在年初就提早动员和部署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各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导致大规模线下培训无法开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贯彻中央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抓好原有政策举措落实的同时,一方面大力开展以工代训,加大对新吸纳劳动者企业、困难企业及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支持,另一方面,指导各地逐步恢复线下培训,做好线上线下培训的融合发展,全力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确保完成全年培训目标任务。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0年9月8日

上一篇:劳务树品牌 就业有保障——我国劳务品牌建设迎来发展新

下一篇:河北石家庄:“就业职业培训工程”助30余万人就业